close
從一位朋友那兒聽到這個名詞~志工旅遊,或人道旅遊。覺得很有意思,不知道有這麼一個名稱。 

志工旅遊指的是,在旅行中抽出一段時間,到當地需要志工的機構服務。機構提供基本的三餐及住宿,機票等旅者自理。停留時間自訂,非常彈性。有的或許會要付費在經濟上給予機構支持,這種情形下比起單獨捐款更能夠參與其中、感同身受。 

我上網查了一下發現在康健雜誌67期有這麼一篇文章~「志工旅遊,現在最IN」。
 .....「志工旅行」始於英國歷史悠久的非營利慈善組織「國家信託基金會」(National Trust Foundation),1895年由一群義工聯手創立,每年有超過4萬名國內外義工、參加450個志願服務營隊,在英國各地從事自然保育、考古史蹟發掘、文化莊園保存的工作,他們拿不到一毛錢薪水,卻得到探索世界、面臨新挑戰、認識新朋友、享受付出喜悅的機會。.........
全文請至康健網站http://www.commonhealth.com.tw/content/067/067204.asp 

很棒的一篇文章,給喜歡旅行的朋友另一種體驗,一種一定會讓你永生難忘、讓你覺得生命更踏實、更快樂的旅行。 

這樣的旅行與其說你在給予,但我想事實上你給予的對象,反倒在無形中填補了你心中的一些不足、癒合了一些傷口、解答了你對生命的疑問。因為透過這些微不足道之力,你拾獲了更多力量。 

有人或許覺得這樣性質的志工來來去去,到底能給機構或那些需要幫助的人(動物)什麼實質上的助益呢? 

正好翻到一本書,其中引述愛蜜莉‧狄更生的一段文字~ 
如果我能使一顆心免於破碎
我的人生就沒有白活
如果我能夠減輕一個人的痛苦
或許讓他好過一些
甚至是將病弱的小鳥送回家
我的人生就沒有白活 書中

這一篇小品在談關於憐憫心。其中一段是這樣說到的:
無論如何,我們可以這樣說,人的最高的生活藝術就是能夠感受其他人的歡樂與悲傷。這種「感同身受」的能力就是將別人的感情、思想或是態度,轉移到自己身上,這要比浪漫的愛能持久,也更有價值。

 嗯,「感同身受」,這是一種「能力」,需要再次被磨練的能力。這是一個上帝賜給全人類普遍的恩典,不過在這標榜自我的時代中,我們漸漸失去、不知如何去感同身受。 

最後以文章中的一則小故事與大家分享~
有個五歲大的小女孩到她一位已過世的小朋友家裡作客,當她回家時,父親問:「為什麼你要到那裡去呢?」小女孩回答:「我要去安慰她媽媽。」父親又問:「你是怎麼做麼?」她說:「我爬到她的膝蓋上,然後跟她一起掉眼淚。」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nezer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